咨询热线07726427169

首页 > 英国留学 > 2025留学趋势:关税之后,越来越多中国留学家庭优先选择英国

2025留学趋势:关税之后,越来越多中国留学家庭优先选择英国

近年来,中美关系持续紧张。进入2025年,特朗普的第二轮总统生涯,也推动了美国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政策,包括对华加征关税收紧留学签证等。这些举措不仅加剧了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直接波及教育。

美国留学政策收紧

2025年3月,美国国会出现了极端留学提案——H.R.2147号法案,主张全面禁止中国公民获得学生签证,包括F(学术研究)、J(交流访问)和M(职业培训)多类学生签证。摩尔声称:美国每年“允许近30万中国公民持学生签证来美国。我们实际上是在邀请他们监视我们的军队、窃取我们的知识产权并威胁国家安全”。

尽管社会各界人士都认为这样的发言毫无道理可言,甚至带有种族主义色彩。但无法否认的是,这一提案的出现无疑加深了中国学生和家长对赴美留学环境的担忧。无独有偶,美国的多个州都有陆续提出一系列针对中国留学生的消极法规。2025年4月,美国俄亥俄州通过一项《高等教育安全法案》,限制中美高校交流与合作,这其中就包含了禁止公立大学接受中国捐赠、限制 STEM 领域学术合作等。这一法案也直接导致了俄亥俄州立大学与清华、北大的联合实验室暂停,数百名中国研究生的科研项目陷入停滞。得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州等 “红色州”也紧随其后,要求在签证办理过程中严格审查国际学生的社交媒体内容,F1 签证被拒案例同比增加 38%

对此,中国教育部迅速发布了2025年第1号留学预警,提醒留学人员提高防范意识,选择赴美相关州学习时要做好安全风险评估。教育部官方警示表明,中国政府也对美国留学安全与政策稳定性表示关切,不得不提醒学生和家长谨慎对待。

同样在经济贸易方面,2025年初,美方宣称将利用关税谈判联合盟友进一步“孤立”中国。面对这样的经济大环境,面对签证政策的不确定性和两国关系的紧张氛围,许多中国家庭开始重新审视美国作为留学目的地的吸引力

英国留学或将成为出口?

受上述因素影响,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已出现下滑趋势。最新发布的2024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中国留美学生数量连续第四年下降,总数回落到27.74万人左右,同比减少4.2%。中国在美留学生占美国国际学生总数的比例降至24.6%,15年来首次被印度超越,退居第二。

其中降幅最大的是本科生群体,人数同比锐减12.8%。分析指出,中美关系紧张和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STEM学生是主要原因;而特朗普政府重返白宫后,可能出台更多旅行、留学限制,美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偏见也让中国学生却步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留学的迅速升温。2023年以来,英国对国际学生保持开放姿态。官方统计显示,2023年英国向中国公民签发了109174份学习签证,比前一年增加6%,几乎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甚至更高。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学生申请英国签证的成功率高达99%,几乎所有符合要求的申请者都能顺利拿到签证。这种签证审批的高通过率反映出英国政府对中国学生的欢迎态度和签证政策的稳定透明。

在低龄留学方面,英国私立学校的中国学生人数显著增长。据英国私立学校协会统计,2024年就读英国私校且父母不在英国陪读的中国籍学生达到5824人,相比上一年激增近25%。大陆学生人数时隔两年再次超过香港,成为英国私校最大的海外生源群体。这一反弹式增长发生在中美关系趋冷的大背景下,显示出越来越多中国家庭正在转向英国。同期,有一项英国寄宿学校协会对中国家庭的问卷显示,高达96%的受访家长将英国作为低龄留学的首选目的地。这也得益于英国延续多年的精英教育,其教学质量,学校口碑声誉,以及为儿童提供的安全稳定的环境,使英国私校在中国家长心目中的地位节节攀升

英美低龄留学环境对比

面对美国和英国这两大主流的英语留学目的地,中国家长越来越关注的是,两个国家在政策环境和教育生态上的差异。本文将从签证的便利性、学校的开放程度、和国际学生的占比这三个方面,对美英低龄留学环境进行对比分析:

1签证便利性

美国近年来对中国学生签证愈发审慎,不时传出收紧甚至中断签发的消息。虽然绝大多数赴美学生签证最终能够获批,但频繁变化的政策让申请人提心吊胆。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重出江湖”后,留学生签证政策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一些极端提案甚至企图“一刀切”地拒发中国学生签证。

相比之下,英国的签证政策相对友好透明。英国推出了专门面向4-17岁学生的Child Student Visa(学生子女签证)计划,只要获得正规学校录取并符合资金等要求,一般都能获签。2023年中国学生赴英学习签证的签发率高达99%,签证流程高效便捷。

长期看来,英国学生签证所具备的初期高通过率和长期稳定性,无疑能够令身在大洋彼岸的家长更安心。

2学校招生政策

及时是在今年之前,美国的中小学体系对国际学生的招生政策也一直相对保守。按美国法律,F-1签证持有者不得就读公立中小学,公立高中最多只能读12个月。这就意味着中国学生赴美读中小学几乎只能选择私立学校,名额有限且竞争激烈。美国许多顶尖私高中每年招收的国际学生比例很小,且趋向多元化,不会大量集中来自某单一国家。

相比之下,英国中学对国际学生的接纳度更高。英国有上百所寄宿中学长期招收海外学生,一些学校国际生比例可达20-30%。英国私校历来有招收来自全球学生的传统,对中国学生尤为欢迎。不少头部私立学校还配备了中文招生顾问,会定期在中国举办说明会,极大方便了申请。

总体而言,对比美国,英国的低龄教育体系对海外家庭,尤其是中国留学生家庭更开放包容。

3国际学生占比

在美国中小学(尤其是高中)的课堂里,国际学生依然是少数。在2020年前后,约有3万多中国学生在美国高中就读,但在这之后,受疫情和政策影响,赴美就读的学生数量逐年减少

而英国寄宿学校的中国学生占比显著,中国已成为英国中学最大的海外生源国。在许多英国学校,中国学生数量稳居前列。这意味着中国孩子在英国更容易找到同龄同胞,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年纪小远离家乡的孤独感。同时,学校也更有经验为大批国际生提供语言支持和生活照顾

相反,在美国很多高中,可能整个年级只有零星几位中国留学生,融入当地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得到学校家庭式的照顾方面更是面临巨大的挑战。

留学选择中的考量点

据调查,绝大多数中国家长如今更倾向将英国作为低龄留学的首选。可以说,“弃美选英”已经在慢慢正成为一股留学家庭决策潮流

对于计划送孩子出国读书的父母来说,教育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感往往高于一切。美国近年在这些方面给中国家长带来的信心明显不足。首先是政策稳定性的顾虑。频繁变化的签证和移民政策让家长忧心忡忡:谁也不愿看到孩子辛苦申请入学,却因签证政策转向而无法成行;更不愿孩子在美读书中途被迫回国。中国教育部多次发布留学预警正是出于这种担忧。相比之下,英国的留学生政策一贯稳定友好,家长普遍感觉“可预期、不折腾”,更有保障。

其次是人身与校园安全的考量。美国社会枪支泛滥使校园安全问题凸显,每年发生的校园枪击案件触目惊心,这些新闻在国内频繁报道后,在家长圈中引发深深的恐惧。许多家长直言,不敢把未成年的孩子送到一个自己都觉得不安全的环境中去。除暴力事件外,中美关系紧张也带来了心理安全方面的隐患——在美的中国孩子可能面临更多歧视或偏见,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幼小的心灵承受不必要的压力。反观英国,枪支管控严格,社会治安相对良好,校园暴力事件极少见报。英国学校普遍重视寄宿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配备舍监和辅导员,及时关注学生动态。这些都让家长在安全方面更放心。

Epsom College曾于2021年凭借学校的安全氛围,获得最佳牧师关怀(Best Pastoral Care),荣登The Week杂志榜一

最后是文化适应性的忧虑。异国求学,孩子能否融入当地文化、适应全英文环境,是家长关注的重点。美国文化和中国差异较大,社会强调个人主义和多元价值,有些中国孩子可能一时难以适应。此外,近几年中美舆论环境不佳,中国学生在美国可能碰到一些偏见言论,影响心理舒适度。相比之下,英国的文化环境与中国有一定渊源和延续性。一方面,英国校园更强调礼仪传统和纪律规范,这与中国家庭教育的许多传统理念相通,孩子到了英国不至于太“水土不服”。另一方面,英国社会相对含蓄包容,对国际学生友善礼貌,许多寄宿学校会举办“中国新年庆祝”等活动,让远在异乡的中国孩子感受到文化尊重。再者,语言延续性也是一大优势:英国是英语发源地,纯正的英语环境不仅与国内英语教育无缝衔接,也避免了家长让孩子另学一门小语种的顾虑。在英国读书,孩子的英语能力提升更有保障,这为将来升入世界顶尖大学乃至全球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中国家长权衡留学国家时,对政策稳定、社会安全、文化适应的考虑比以往更为慎重。美国在这些方面的形象受损,使不少家庭转而选择他们认为更稳定安心的英国。这种心理变化也解释了为什么英国低龄留学正在中国家庭中炙手可热。

英国精英教育体系

英国作为传统的教育强国,能在当下吸引中国家庭青睐,离不开其自身独特的优势:

从历史方面看,英国的精英私立学校动辄有上百年历史,许多学校早在19世纪甚至更早就已成立,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和校友网络。例如培养出无数政商名人的伊顿公学、哈罗公学等,都成为英国教育的金字招牌。这种历史传承赋予英国学校丰富的办学经验和卓越的声誉。家长们相信,在这样的学校接受教育,孩子不仅能打下扎实的学术基础,也能耳濡目染绅士淑女的品格修养。这份历史底蕴是美国多数新兴高中无法比拟的。

除此之外,英国中学的管理制度和升学体系相对透明规范。一方面,招生流程公开公正,很多学校会明确发布录取标准、考试要求和名额信息,减少家长信息不对称的焦虑。入学后,学校也会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定期汇报学生的学业和生活情况。英国寄宿学校还要求海外学生必须有本地监护人,由监护人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状况,处理紧急事务。这种完善的监护制度让远在国内的父母更有安全感。另一方面,英国的考试和升学体系(以GCSE、A-Level、IB课程等为主流)也非常成熟,评价标准清晰,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学习,就能取得客观的成绩认证,未来对接大学申请也有章可循。

还有,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社会,英国对不同背景的学生展现出高度包容和尊重。许多英国学校将国际理解纳入育人理念,鼓励各国学生分享自己的文化。在校园里,中国孩子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传统节日期间学校也会组织庆祝活动,让留学生感受到宾至如归。

例如,不少寄宿学校每年春节都会为亚洲学生举办联欢,餐厅推出中国菜,增进文化交流。这种开放包容的校园氛围有助于孩子更快融入并建立自信。与此同时,英国社会整体对留学生持欢迎态度,社区寄宿家庭、教会组织等也乐于照顾海外来的孩子。这种全社会的友好环境使中国家长对英国的文化适应充满信心

另外,英国的官方语言是英语,这一点看似平常的点,实则却极其关键。中国学生从小学习英语,选择英国留学意味着语言上无缝衔接。孩子不必像去非英语国家那样重新学习一门语言,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专业学习和能力提升。而在日常生活中,沉浸在纯正英语环境里,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方式都会得到潜移默化的锻炼。这为将来申请全球范围内英语授课的顶尖大学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选择英国意味着孩子所受教育与国际主流接轨,并且语言优势明显持久,这正是许多家长看重英国的重要原因。

因此,英国低龄教育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成熟透明的制度、友善包容的文化以及英语环境的先天优势,正赢得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的信赖。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英国的预备学校和私立公学,都是能够为中国学生提供了相对稳定安心且高质量成长平台的选择

英国留学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