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726427169

首页 > 亚洲留学 > 2025年内地高考生香港科技大学本科申请全攻略

2025年内地高考生香港科技大学本科申请全攻略

香港科技大学简介

香港科技大学(HKUST)创立于 1991 年,是香港唯一一所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在 2025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 47 位,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商学常年稳居全球前 20(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科位列全球第 17)。学校以「清水湾 + 广州」双校区模式运营:

   香港校区:占地 910 亩,聚焦传统优势学科,工学院、商学院为核心(如全球 TOP 10 的 EMBA 项目),拥有李兆基图书馆、赛马会高等研究院等科研地标,727 名常任教员中 80% 具海外顶尖高校博士背景;

   广州校区:2022 年落地南沙,以「枢纽 – 学域」跨学科架构革新教育(如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校园融入绿色智慧技术,与深圳河套、广州南沙科创走廊形成「半小时科研圈」。

   核心优势:

科研转化力:累计孵化超 600 家初创企业,专利技术估值超 200 亿港元(如纳米碳管、AI 风切变预警系统);

国际化基因:90% 课程全英文授课,与哈佛、斯坦福等 200 + 海外高校交换,30% 本科生参与暑期海外科研;

大湾区地缘:深港河套校区、广州南沙研究院提供本地实习便利,深圳考生可享「周末科研通勤」优势。

申请攻略:从认知到行动的全路径

    第一阶段:申请准备(2024 年 10 月前)

学科选择锚点:

香港校区:传统工科强校(如土木、机械工程 QS 全球前 30),商学院新增「金融科技与风险分析」方向,2024 年录取均分超一本线 150+(广东物理类 650+);

广州校区:2025 年首开「智能交通」「城市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侧重交叉学科,录取分数较香港校区低 10-15 分,适合兼具科技兴趣与大湾区发展意向的考生。

材料打磨重点:

工学院:突出编程竞赛(如 NOIP 省一)、科创项目(如深圳「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附 GitHub 代码库或项目视频;

商学院:强调数学建模(HiMCM / 美赛)、商赛(如 FBLA)经历,深圳考生可结合前海金融实习撰写个人陈述。

    第二阶段:网申冲刺(2024 年 10 月 4 日 – 2025 年 6 月 10 日)

双校区独立申请:

香港校区:偏好学术竞赛 + 高考高分,2024 年广东录取生中 70% 拥有省一以上奖项;

广州校区:侧重创新实践,2023 年首届本科生 80% 参与过科研项目(如南沙湿地生态监测、智能机器人开发)。

    第三阶段:高考后决战(2025 年 6 月下旬)

面试差异化策略:

香港校区:小组讨论聚焦技术伦理(如「AI 换脸的法律边界」),工科面试含白板编程环节;

广州校区:更关注大湾区议题(如「如何用科技解决南沙跨境物流痛点」),建议准备粤语基础(非强制,但加分)。

    第四阶段:录取确认(7 月上旬)

奖学金加码项:

香港校区「校长奖学金」(全奖 24.5 万 / 年):高考总分省前 100+、面试表现优异者优先;

广州校区「大湾区创新奖」(10 万 / 年):针对广东、港澳考生,需提交湾区主题科创方案。

深圳考生专属优势:地缘 + 学科的双重红利

   科研近水楼台:港科大深圳研究院开放本科生实验室(如 AI 医疗影像组),深圳考生可凭校荐信参与寒假科研营;

   政策衔接:通过「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本科期间可获腾讯、大疆等深企实习机会,2024 年已有 32 名港科深学生入职前海;

   语言过渡:深圳中学、深圳外国语等校与港科大共建英语工作坊,非英语语种考生(如日语)可通过深港联合面试通道(需额外提交雅思 6.0)。

从清水湾的海风到南沙的科创湿地,港科大的双校区布局不仅是地理的延伸,更是对「科技 + 商业 + 人文」交叉培养的探索。对于 2025 届高考生,尤其是深圳学子,这所年轻的研究型大学既是高考分数的试金石,更是链接全球科创网络的跳板。提前了解其「小而精」的学术生态(师生比 1:14)、「快而新」的学科迭代(2024 年新增 3 个科创实验室),方能在申请中精准卡位,让录取信不仅是终点,更是科研人生的起点。

亚洲留学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