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726427169

首页 > 英国留学 > 2025英国大学申请新动向:中国学生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5英国大学申请新动向:中国学生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2025年申请季的推进,时间已悄然步入2月,对于许多有意向申请英国大学的中国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紧张而关键的阶段。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申请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让我们一同复盘并分析中国学生申请英国大学的现状。

首先,从整体趋势来看,中国学生申请英国大学的热情依然高涨。根据UCAS此前公布的数据,2025年第一轮申请的人数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中国大陆学生的申请人数激增了14%,总数高达4,970人,这一数字刷新了近十年来的最高纪录。

世界前五十变的申请友好了

今年英国大学在国际学生招生方面面临的整体形势并不乐观,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学生的招募量有所减少。实际上,中国学生在英国各大学的扩招状态下成为了受益者。问题的核心在于,欧盟、北美以及英国本土的生源数量都在逐年减少,这对英国大学的基本盘市场构成了挑战。

特别是欧盟学生,以往作为英国大学深度合作的重要对象,如今来英留学的学生比例已降至全盛时期的三分之一左右。为了填补这一空缺,更多的优质名额被分配给了国际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这也使得一些排名前50的名校在申请难度上有所降低。例如,伦敦国王学院(KCL)今年的申请政策就显得更加宽松,双非背景的学生也有了更多的机会。不仅申请截止日期被延长,而且录取标准也有所放宽,如双非一本财经专业的学生只要达到87分也有机会获得有条件录取。

同样,布里斯托大学等其他英国名校也面临着类似的招生压力。这些学校今年在招生过程中显得更加积极主动,甚至出现了催缴押金的情况,反映出学生在选择上的犹豫和不确定性。不少专业由于生源不足而尚未招满,这也促使学校进一步放宽录取条件以吸引更多学生。

此外,像伦敦大学学院(UCL)这样的顶尖学府也在非硬核类专业上放松了录取标准,给英国本土2.2学位等级以及双非高分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2024年相比,今年的申请形势明显更加宽松。

然而,并非所有学校都做出了大幅调整。爱丁堡大学就是一个例外,该校在招生政策上保持相对稳定,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录取门槛。但即便如此,像曼彻斯特大学等其他名校也在不同程度上放宽了录取条件,特别是材料学院、环境与发展学院以及商学院中偏管理类的专业。

综上所述,今年英国大学在国际学生招生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中国学生却成为了这一形势下的受益者。随着更多优质名额的开放和录取标准的放宽,中国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进入心仪的英国名校深造。

世界前一百院校申请难度更是大大降低

在QS排名50名之后的英国大学中,华威大学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也调整了其录取门槛,尤其是其WMG学院,录取难度有所降低。这一变化引发了一些争议,特别是对于那些英国本土学生和来自中国985或211高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可能会觉得,未能进入QS排名前50的学校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选择。尽管华威大学本身是一所优秀的学府,但对于不打算留在英国的学生来说,其带来的“红利”可能并不那么显著。

除了华威大学,格拉斯哥大学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不仅扩大了其接受中国学生申请的名单范围,还在某些专业上降低了分数要求。例如,一些211背景的学生申请格拉斯哥大学时,只需达到75分即可获得有条件录取,而以往这一分数可能遭到拒绝。这种变化反映了学校在招生策略上的调整,以及对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竞争压力。

QS排名前50的学校吸引了大量学生的注意力,这也使得排名在50名之后的学校感受到了危机感。为了争夺生源,一些同层级的学校如南安普顿大学、伯明翰大学和利兹大学等开始互相竞争。南安普顿大学近年来因其QS排名的提升而强化了其生源质量。该校在针对中国留学生市场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包括在打榜方面的努力以及招募中国学生的策略上,都表现得更为出色。

相比之下,杜伦大学和圣安德鲁斯大学则显得更为稳健。杜伦大学由于其学生规模较小,且基本盘并非以国际学生为主,因此不需要过分讨好中国学生。该校一直保持着一套稳定的录取标准,既未在高峰期上调门槛,也无需在当前形势下调低。杜伦大学依靠其独特的吸引法则来寻觅留学生,喜欢古老学校氛围的学生会对该校情有独钟。而圣安德鲁斯大学同样是一所小众的学校,不那么依赖中国学生。该校一直保持着较高的门槛,不接纳那些学术成绩不够优秀的学生。由于其规模较小,圣安德鲁斯大学能够经受住时间周期的波动,保持其教育质量和学术声誉。

对于国内的一些211和985背景的学生来说,选择杜伦大学和圣安德鲁斯大学等这样的学校,可以与普通双非学生形成有效的分流。这些学校不仅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还能让学生在一个更为专注和纯粹的学术环境中成长。

世界排名一百后的大学疯狂抢人

对于QS排名100以后的英国大学而言,当前的形势并不乐观。今年的招生名额本就有所缩减,而中国学生的申请数量也在减少,这并非因为出国留学的意愿降低了,而是经济问题成为了核心考量。许多原本计划出国留学的学生,因为经济压力而选择了观望。因此,整体的留学申请量在下降,而QS排名100以后的大学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

至于QS排名200以后的学校,它们在争夺学生方面的优势已荡然无存,只能依靠提供奖学金、学费减免或带薪实习等价值交换手段来吸引留学生。这些学校必须采取差异化招生策略,否则将面临严重的财政赤字,甚至不得不裁员或关闭某些冷门专业。

QS排名100至200之间的学校处于一个相对缓冲的地带,它们需要承接那些无法进入QS排名前100的学生。然而,这些学校也面临着尴尬的局面:许多学生宁愿选择去澳洲的QS排名前100学校,也不愿留在英国的QS排名100以外的学校。这种来自澳大利亚的竞争压力,使得即使是这一梯队中颇受欢迎的纽卡斯尔大学,今年也感到资金紧张。整体招生量下降,录取率也难以提升,纽卡斯尔大学同样面临着困境。

相比之下,诺丁汉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的情况稍好一些,但它们原本就属于QS排名前100的学校。尽管如此,它们在今年也显得颇为被动。尤其是谢菲尔德大学,其基本盘已经受到动摇,负面评价增多,导致招生难度增加。往年火爆的硕士预科项目今年也遇到了学生短缺的问题。谢菲尔德大学需要努力提升QS排名,重返前100名,才能缓解当前的招生压力。

总结来说,2025年的英国大学申请季已经开始回落,目前处于疫情前后的一个中间值状态,整体市场疲软。生源量被澳大利亚、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区蚕食,英国大学感受到了明显的危机感。此外,国内学生的心态也显得功利和浮躁,过分看重排名,对求职缺乏正确认识。许多留学生因为大环境不佳而感到焦虑,只能盲目追求眼前能看到的好处,如排名等。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更需要学生们对自己进行深度思考,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英国留学最新推荐